首页

SM小说论坛

时间:2025-05-29 19:17:37 作者: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连续五年攀升,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浏览量:19159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城市与乡村数字化建设齐头并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DES-CSI)达86.4分,同比提升1.4分,连续五年创新高;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9分,连续两年增长,数字乡村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彰显“数字惠民”实效。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中国10余个重点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6个城市满意度首次迈进88分门槛,形成“第一梯队”;重庆、武汉以超城市平均分(86.4分)的表现紧随其后。15个城市满意度实现同比提升,长沙、杭州、深圳、北京增幅均超2分,数字经济“头部效应”与“整体跃升”特征显著。

  从服务业态看,20个数字经济主要业态满意度均超过85分,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线上直播位列前三。其中,线上直播、智慧旅游等新兴业态满意度提升最快,反映出数字技术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16个城市的平均使用率达34.1%,较2023年激增26.3个百分点,已融入办公、学习、娱乐等多元场景,但生成信息真实性、功能实用性等仍需突破瓶颈。

  从发展维度看,数字竞争、参与、保护指数均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创新应用丰富度、消费维权效率、交易安全的认可度大幅提高。尽管数字共享指数出现回落,但70.6%的受访者认可数字经济提升个人生活质量,折射出技术进步对民生的直接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持续提升,差异化发展路径成效初显。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报告显示,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9分,较2023年提升0.7分,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分省市看,北京以87.2分领跑,山东、河南超81分形成“第二梯队”;甘肃后发优势显著,满意度提升2.3分,成为进步最快省份。

  在发展维度上,数字乡村竞争指数提升显著,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乡村物流体系持续优化,农产品网络销售从业者数量显著增加。然而,数字参与指数出现回落,反映出乡村居民数字技能熟练度、网络消费潜力仍待挖掘。

  此外,数字共享指数稳步提升,83.7%的受访者认可网络质量与生活便利性的改善,但数字医疗、数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需补短板。

  针对调研发现的城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民生领域服务短板等问题,中国质量协会给出多项建议,一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提升乡村数字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文旅等特色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三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让数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上新219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38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

春风动力的“上新”之路,正是“传统制造业大区”临平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的写照。包括春风动力在内的省级“未来工厂”,临平共有5家,数量领跑浙江。

“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网”正式上线运行

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于10月12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此次来川台胞社团负责人来自世界台商联合总会和越南、英国、澳大利亚、巴拉圭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知名台胞社团。在川期间,他们将先后赴成都、眉山、泸州、德阳等地,围绕公园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乡村振兴、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参访交流,感受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完)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

南方电网2023年“青春逐梦点亮湾区”港澳大学生暑期实习暨台湾青年暑期实习项目结束之际,32名港澳台大学生齐聚广州分享实习收获与体会。分配到南网数字集团实习、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专业的香港学生陈家榆表示,在近距离了解国家数字电网的发展和前景后,看到了择业就业的多种可能性,并在青年导师和青年伙伴的帮助下,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文旅观察:古建游成中国“Z世代”长假心头好

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分批将胡某某等人提请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提出继续侦查提纲,建议侦查机关重点对“兴旺公司”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各犯罪嫌疑人地位作用等问题开展侦查工作,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偷渡出境过程的侦查,全面查清关联犯罪。

“和美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深圳举行

决赛的双方辩手围绕“‘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孤独/昂扬”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双方通过例子论证己方观点,用数据支撑理论的“大厦”,精彩的辩论引得座无虚席的600人现场掌声阵阵。经过5位专业评委的裁定,北京大学最终获得本届赛事冠军。牛津大学获得亚军,北京大学梁秋阳获得全程最佳辩手荣誉称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